距离12月21日考研那天还有95天
每一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远方变得更近一些
彭兰老师第四版的《网络传播概论》真的堪称“考研圣经”,总共十章,章章都很致命,节节都能出题,近些年来各院校的真题中有50%左右的考题都可以在《网络传播概论》中发现得分点。翻开的每一页都是满满的重点,为了帮助大家把书读薄,我们的实务笔记会专门解读彭兰老师这本“答案之书”。新传考研er可谓是网络的深度用户了,那么小伙伴们是否能跳出这层身份,从更广泛的视角来分析网络用户的特点和我们在网络中的活动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网络传播概论》的第五、第六章就把网络用户的特点与活动等内容分析得很透彻了,赶紧记起来哦。第五章网络中的用户
本章书分成了五个小节内容,其中第一节“用户在网络中的生存特点”;第三、第四节、“作为信息消费者/新闻生产者的网络用户”;以及第五节“用户的群体互动及其影响”都是简答和论述题考察的重点。
相关真题
1、谈谈对以受众为中心和用户为中心的看法
(,北京大学,专硕,简答)
2、新媒体时代的用户是被动还是主动的,为什么?
(,深圳大学,学硕,简答)
3、简述网络用户表演化生存的特点及心理动因,
你认为网络带来群氓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为什么?
(,湖南师范大学,学硕,论述)
4、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具体案例,
论述新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特征和用户需求。
(,湖南大学,专硕,论述)
用户在网络中的生存特点
1、数据化生存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网络化生存,数据逐渐成为个体人生中的重要痕迹,成为人们展现与塑造“自我”的重要手段。
尽管每个个体的数据化有整饰的成分,但这些数据至少在记录个人行为的同时也记录下了很多社会场景与活动,并传达出其背后的社会情绪。这些记录,可以与大众媒体的记录形成一种补充、印证关系。数据记录的个人碎片,与大众媒体的内容整合起来就是更丰富的社会图景。数据反映的个人史,累计起来,也会成为社会史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这样一种数据化会使个体暴露在更多的风险中,这值得我们警惕。
2、表演化生存在网络中的人际互动中,人们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表演”成分,表演成为了社会互动的基本策略。头像、昵称、交流手段、自我披露程度等,都是表演的策略。事实上,表演不仅存在于人际互动中,在网络的群体互动和其他各种平台上,表演也是用户的一种常态。网络的虚拟性这一前提,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表演舞台和表演手段。用户的“表演”总是以对角色的设定为基础的。角色扮演是表演的主要过程,相比现实空间,网络用户基于角色的表演要自由得多,主要体现在角色获得的自由、角色表演中的自由和角色转换的自由。3、节点化生存网络将终端、内容、人、服务等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张巨大的网。而网络用户在这张网中的角色,是一个个的节点。作为网络节点的个体,不仅成为了社会连接的单元,也成为了内容→社交→服务融合单元的个体节点,并且越来越多地具有了传播中心的属性。4、并发性生存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网络中的生存还出现了另一个特点,即并发性。移动终端越来越显得无所不能而又随时可得,人们在同一时空里可以做的事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人的行为的“多道并发性”,越来越多的人一心二用、一心三用。网络用户的需求
尽管用户的需求在很多层面是共通的,但从总体来看,用户对网络的需求主要可以分为关系需求、内容需求和服务需求三大方面。1、关系需求包含了自我塑造、情绪管理、人际交流、社会互动、社会报偿方面的诉求;2、内容需求通常体现在环境认知、个人发展和休闲娱乐的需求;3、网络对用户服务需求的满足既包括线上服务,也包括了线上与线下相连接的服务。作为信息消费者的网络用户
(一)“个性化”与“社会化”并存的用户1、网络用户的个性化表现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个体只是作为受众中的一员而存在,任何一个传媒组织都不会针对某人的特别需求来进行传播。在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中,受众的个别需求是通过受众自己在“大众化”的信息产品中进行挑选而得以满足的。而网络却使点对点传播成为可能,也就是网络能够为个体“量身定做”,提供个体所需要的有关信息。网络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方式有两种:①网站或客户端服务的提供者通过技术了解个体用户的需求偏好及行为特点,为他们推送符合其需求的信息。其中,大数据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显著。②用户自己设定信息来源,在社会化媒体上通过他人的筛选来获得个性化的信息。2、网络用户的社会化表现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网络用户的“社会化”特点更为突出。作为网络的节点,网络用户可以作用于他人,也会敏感地受到他人的影响。他们个性化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非常强烈的社会环境的因素。从信息消费的角度看,这种社会化突出表现为:①个体的信息消费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直接作用于信息生产;②用户间信息引导的线索越来越深地被编织到整个信息引导网络中;③互动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态度与行为并形成群体效应;④信息消费成为人们编织社会关系网络的手段;⑤社会化环境将个体能量聚合为社会能量。(二)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的网络用户1、网络用户主动性的表现网络赋予了用户更多的主动性,在社会化媒体里,用户可以自主设置自己的信息源。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拉出”信息成为可能,用户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站、信息、产品或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了更多的自主性。网络用户的主动性也可以体现为参与性。他们可以更多地介入传播过程,可以提出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可以对传播的内容进行评价,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2、网络用户被动性的表现网络用户依旧是懒的。通过对他人和系统的依赖,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报偿。网络用户行为有很强的惯性。面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行为惯性去降低获得信息的成本。新德益提醒:对于用户的特点与表现,除了可以直接设问,通常还会结合具体情境来进行具体设问,例如粉丝文化和网络直播等现象。此外,“数据化”“表演化”“个性化”与“用户需求”等知识点还会延伸到关键词涉及的其他内容,这些要点最好进行专题归纳哦。作为新闻生产者的网络用户
(一)网络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方式
1、初级新闻生产中网络用户的参与
启动性生产。用户有意或无意地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可以帮助媒体寻找报道题材、启动报道。
资源性生产。用户参与各种形式的调查,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定的报道素材与背景。
原创性生产。一些具有一定新闻素质的用户,会有意识地参与到新闻生产中,他们有时所提供的是完整的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
互动性生产。一些报道中加入了互动的手段,互动形成的内容或数据,成为了报道的一部分。
2、新闻再生产中网络用户的参与
扩散性生产。人们通过论坛、博客、微博、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