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布鲁氏菌感染96人,这种传染

白癜风可以治愈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也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12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兽研所)发布信息,11月28—29日,该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有4名学生呈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

根据兰州卫健委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有人进行了布病检测,其中65人检测结果呈阳性。据央视报道最新检测人数为人,其中96人呈血清学阳性(截至12月7日中午12点)。经过多专家综合评判后,认定目前呈血清学阳性的96人为布病隐形感染。

另讯,兰州大学医学院也开始对接触过兰州兽研所动物的同学进行筛查。12月6日晚,学院辅导员统计大家的动物接触史和发热情况,第二天,兰大一院和二院开辟免费窗口,给同学们验血。目前,兰州大学暂无发现阳性病例。

那么,布鲁氏菌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严重吗?请往下看!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我国目前将布病列入了乙类传染病。染疫的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

甘肃省是我国五大畜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布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曾有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

布氏菌的抵抗力如何?

布氏菌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3%漂白粉和来苏水数分钟能杀灭;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强,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其在奶及乳制品、皮毛、冻肉、水及衣物等中能长时间生存。

布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

布病是怎么传播的?

布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种。

1.经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

2.经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有的人喜欢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及生肉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近年来,由于喝生羊奶而引起的布病暴发疫情屡见不鲜。

3.经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布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布氏菌可侵犯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会更长。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长期发热等等。

病程与预后

布病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成慢性,反复发作。

如何预防布病?

1.养殖户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

2.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严禁徒手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

3.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布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饮用。

4.职业人群如何预防布鲁氏菌病感染

(1)职业人群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①认识危害,做好个人防护。

职业人群要充分认识布病危害,要积极学习布病防治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穿戴工作服、橡胶手套、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靴等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从事疫苗和诊断制品生产及布病防治科研等职业人群必须穿戴一次性连体防护服、鞋套、N95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必要时戴护目镜。

②规范操作,养成良好习惯。

各类职业人群要正确选用和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职业人员防护安全有效。在工作场所做好对病畜排泄物和流产物,死畜及其肉、内脏和皮毛及工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确保各类污染物无传染性。工作结束后做好工作场所和器具及个人消毒。

(2)用人单位落实防护措施

用人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增强职业人群对职业布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对职业性布病人群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及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职业性布病防护措施的落实。对从事接触职业性布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3)服务和监管部门要协调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降低布病感染率

职业性布病防治部门要积极做好职业性布病防控宣传工作。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供高效便捷的职业性布病诊断服务,做到早干预、早发现,以降低职业人群布病感染率。

畜牧、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把畜产品调运、屠宰和检疫、免疫等关口,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布病危害。

卫生监督部门要及时督促相关企业,监督企业为劳动者提供规范的工作场所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布病感染率。

素材来源: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界、澎湃新闻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用途,如有异议请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

此文很重要

转发给身边的人

广而告之

全息科普e站室外大屏在甘肃

全息科普e站

您身边的科普专家!

服务--

早起三不要、饭后三不做、睡前三不宜

可怕的病菌,已感染8亿中国人!

男子高烧10天,体内惊现寄生虫!原因是……

健康中国人的50条国标,你达标几条?

熬夜害处大,几点算熬夜,应该怎么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d/122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