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阳性这种病你听过吗

兰州兽研所布病确认阳性人

年11月28日,甘肃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检测阳性事件。年9月15日,兰州市卫健委通报兽研所布病事件最新进展:截至年9月14日,累计检测人,初步筛出阳性人,甘肃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阳性人;建立健康档案人;累计咨询人次,举办现场医疗诊治讲座9场次,发放宣传折页余份。

生物药厂生产布鲁氏菌疫苗过程中

使用过期消毒剂

年12月26日,国家、省市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认定:“年7月24日至8月20日,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生产发酵罐废气排放灭菌不彻底,携带含菌发酵液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生产时段该区域主风向为东南风,兰州兽研所处在中牧兰州生物药厂的下风向,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造成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此次事件是一次意外的偶发事件,是短时间内出现的一次暴露。”

根据调查结果,省市联合调查组依法对涉事责任单位启动了立案查处工作,依法从严、快速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年1月13日撤销了兰州生物药厂布病疫苗生产许可,1月15日,撤销了兰州生物药厂布鲁氏菌病活疫苗(S2株)和布鲁氏菌病活疫苗(A19株)产品批准文号,同时注销了兰州生物药厂布鲁氏菌病疫苗生产车间生产的疫苗产品共7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年12月

兰州生物药厂关停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车间

兰州生物药厂于年12月7日关停了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车间,并于年2月4日在公司网站上发布《致歉信》。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对8名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兰州生物药厂表示将深刻吸取教训,积极配合省市做好善后处置和补偿赔偿工作。

目前,善后处置各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下一步,兰州将在有序开展复检及健康评估工作外,依法依规做好补偿赔偿,协调、督促兰州生物药厂积极开展补偿赔偿工作,补偿赔偿工作于10月份分批次开展,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健康权益。

布鲁氏病究竟有多可怕?

如果告诉你

上世纪中期

有国家打算将布鲁氏菌用于生物武器。。。

是的,生!物!武!器!

你大概就能get到这病的可怕程度了

Q: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A: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我国目前将布病列入了乙类传染病。染疫的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

布病在陕西省流行较久,危害严重,资料显示年榆林地区即有散发病例存在,年陕西省首次从定边县种羊场一位兽医患者血液内培养出羊种布鲁氏菌,这也是我国解放后分离到的第一株布氏菌。

Q:

布氏菌的抵抗力如何?

A:

布氏菌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3%漂白粉和来苏水数分钟能杀灭;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强,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其在奶及乳制品、皮毛、冻肉、水及衣物等中能长时间生存。

Q:

布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A: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

Q:

布病是怎么传播的?

A:

布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种。

1.经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

2.经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有的人喜欢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及生肉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近年来,由于喝生羊奶而引起的布病暴发疫情屡见不鲜。

3.经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Q:

布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A:

布氏菌可侵犯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会更长。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长期发热等等。

Q:

病程与预后如何?

A:

布病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成慢性,反复发作。

Q:

如何预防布病?

A:

1.养殖户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气溶胶传播。

2.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严禁徒手直接接触病畜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

3.对普通民众而言,尽可能减少与牛羊等家畜接触,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布氏菌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但不耐热,在高温下即可杀死,因此,生鲜奶要“煮沸”后才可以放心饮用。

4.职业人群如何预防布鲁氏菌病感染

(1)职业人群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①认识危害,做好个人防护。

职业人群要充分认识布病危害,要积极学习布病防治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穿戴工作服、橡胶手套、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靴等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从事疫苗和诊断制品生产及布病防治科研等职业人群必须穿戴一次性连体防护服、鞋套、N95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必要时戴护目镜。

②规范操作,养成良好习惯。

各类职业人群要正确选用和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职业人员防护安全有效。在工作场所做好对病畜排泄物和流产物,死畜及其肉、内脏和皮毛及工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确保各类污染物无传染性。工作结束后做好工作场所和器具及个人消毒。

(2)用人单位落实防护措施

用人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增强职业人群对职业布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对职业性布病人群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及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职业性布病防护措施的落实。对从事接触职业性布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3)服务和监管部门要协调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降低布病感染率

职业性布病防治部门要积极做好职业性布病防控宣传工作。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供高效便捷的职业性布病诊断服务,做到早干预、早发现,以降低职业人群布病感染率。

畜牧、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把畜产品调运、屠宰和检疫、免疫等关口,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布病危害。

卫生监督部门要及时督促相关企业,监督企业为劳动者提供规范的工作场所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布病感染率。

布鲁氏菌病名很多,俗称地中海弛张热。在中国叫布病,牛羊猪爱传播。接触饮食和飞沫,稍不注意把病得。布鲁氏菌有潜伏,一般来说两周多。发热乏力和多汗,疼痛肿大老想卧。维C酸钙抗阻胺,接受治疗保平安。科学养殖和屠宰,生产管理要规范。煮熟烤透味道美,鲜奶烧开咱喜欢。个人防护都做好,远离疾病生活炫。

来源:央视新闻、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淳化

疾控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zd/122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