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氏菌属的细菌侵犯机体后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也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属乙类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老百姓称之为懒汉病。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近几年在我省发病呈上升趋势。
该病主要是经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人得了布病后,布鲁氏杆菌可以侵入人体各个部位,引起各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如有发热、多汗、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乏力、肝脾肿大等。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严重的可造成终身劳动力丧失。神经型布鲁杆菌病是布鲁杆菌病的重要且罕见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布鲁杆菌病感染患者的5%,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Part
2
年8月24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一例23岁青年男性患者,经住院治疗3周后好转出院并转社区康复治疗。11月17日,由我科郑海虎主任协调安排及雷文馨副主任主持,医院及相关科室举行病例讨论及患者回访。
该患者年3月因头痛伴恶心呕吐就诊我科,入院后行腰穿检查后考虑“结核性脑膜炎”,医院治疗后好转出院。
数日后再次因头痛就诊北京航空总院,给予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后头痛好转出院。
年12月因发烧就诊榆社县防疫站,考虑“布氏菌病”,给予对症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自觉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双上肢活动不受限,症状持续不缓解。
今年8月24日,患者入院后,我院神经内科举行教学查房并讨论,结合患者病史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除外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继续给予营养神经及继续口服药物等治疗,诊治期间行肌电图及核磁检查却未见明显异常,使诊治陷入困惑。
为明确患者诊断,医院专家远程会诊,专家会诊后考虑“神经型布鲁杆菌病”,建议继续抗菌及营养神经治疗,同时给予康复理疗,3周后好转出院,医院继续康复治疗2月,目前患者独立行走不受限。
联合社区查房中,科室人员对于该病与结核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鉴别诊断及诊治注意进行了讨论;雷文馨副主任就此病例查找相关文献以近期一例“布鲁杆菌病性脊髓病”类似病例进行深度讨论及扩展学习;社区康复医师对于类似病例的后期康复及注意事项也提出宝贵意见。患者本人及家属对于我科的诊治及社区的康复治疗及指导表示诚挚的谢意。
Part
3
随着我省农牧业逐年发展,布鲁氏菌病感染病例也较前有所上升。实际上,布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如何防控布病的感染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大家喝牛奶、羊奶时,要煮沸后饮用。病畜肉应高温处理,吃涮羊肉时,要把肉煮的熟透了再吃。饭店、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案,也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洗碗用的抹布,如果擦了切肉的刀、案,再去擦碗,就能传染布病。所以,抹布也要有两块,一块擦生肉刀案,一块擦熟肉刀案。
投稿/神经内科任建宏
欢迎投稿
晋中一院宣传科
邮箱:jzyyxck
.北京白癜风最佳最好的治疗方法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