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布鲁氏菌病,很多人不了解甚至未听过此疾病,还以为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其实在多年前人们在马耳他岛就发现了这种病,为纪念首先发现并培养出病菌的英国军医布鲁氏,所以叫布鲁氏菌病。我国新疆广大牧区早已有布鲁氏菌病流行。因此,布鲁氏菌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疾病!
日前,我院感染内科就收治过2名布鲁氏菌病患者,分别为15岁和23岁年轻男性,因“反复发热20天及1月”入院,体温均在39℃以上,热型为波状热,其中一位患者伴有颈腰部疼痛。据了解,两位患者住在同一个村,在发病一个多月前从北方引进并养育多头羊,均与羊群有密切接触史。经过血培养诊断为“马耳他布鲁菌”,经过针对性抗菌素联合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改善。
“懒汉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氏杆菌)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常常引起病人疲乏无力,俗称“懒汉病”。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黑龙江、新疆、西藏等地,国内以羊、牛、猪感染为主,所以致病菌主要为羊布氏杆菌,其次为牛布氏杆菌,猪型仅见于广西、广东等个别地区,因此此病亦俗称“羊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家畜流产、生产季节为多。
人群普遍易感。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感染途径主要有三种:
1、经呼吸道感染:人吸入了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如皮毛加工、饲养放牧、打扫畜圈卫生等。
2、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进食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腔、食道粘膜进入体内,如进食了染菌的生乳或者是乳制品或未经煮熟的肉类,不洗手直接拿食物吃等。
3、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如接产员、兽医、饲养、放牧、皮毛加工、屠宰、挤奶、、儿童玩羊直接接触病畜及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目前尚无人与人传染的记录。
此病潜伏期一般为数周至数月,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羊型最重,其次为猪型和牛型。病程可长达1个月,有的可长达数年。此病易慢性化及复发。临床特征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肌肉疼痛、肝脾肿大为主,可伴有其他临床表现(男性可有睾丸炎或附睾炎,女性可患卵巢炎,孕妇可流产,腰骶神经病变造成坐骨神经痛也较多见),血或骨髓培养分离到布氏杆菌即可确诊。急性期采用联合用药和多疗程疗法(多烯环素(强力霉素)每日加利福平联用,疗程至少六周)。
如何预防“布鲁氏菌病”?由于布鲁氏菌病是由家畜传染给人的疾病,只要家畜中没有这种病,人就不会受到传染。但要完全清除家畜中的布鲁氏菌病也是很难办到的,所以预防布鲁氏菌病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接触有病家畜,不喝生牛奶,不进食不卫生的乳制品及未经煮熟的肉类。
提倡圈养,羊(牛)棚圈应远离住房、避开水源。人畜分居,坚决不要在住房内产羔和卧室内养羔;不抱玩羊羔。
饲养员,挤奶员、兽医、屠宰人员、皮毛加工员及炊事员等,均应进行预防接种,屠宰或接羔时要戴胶皮手套,牛羊流产后对被污染的草地要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清除畜圈粪便要带口罩,工作结束要及时洗脸洗手。
只要我们重视布鲁氏菌病,做好此疾病的预防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大家做好保护措施,就可避免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感染内科谢栩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