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进入多发季,如何才能有效预防

布病简介

布病全称布鲁氏菌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它可侵害猪、狗、牛、羊、鹿、骆驼等动物,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感染布病的家畜是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尤其是骨关节系统的损害较为明显,而且容易由急性转为慢性。人的布病名称很多,如波状热、马尔他热及地中海热等,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等等。

临床症状

动物感染布病后,潜伏期约14天到天。牲畜患该病可发生流产、死胎、不孕、跛足或后肢麻痹,以及睾丸炎等症。

人患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烧呈现波浪热、多汗、浑身没劲、关节和肌肉疼痛、和肝、脾及睾丸肿大等症状。此外,该病还可导致患者性能力低下,劳动能力低下,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传播途径

患有布病的动物其排泄物(粪便、尿液)、流产物(胎儿、胎盘、羊水、血液)、病畜的乳汁、肉、内脏、皮毛都含有布鲁氏菌,特别是患病牛羊流产物细菌含量会更高,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布病。

感染对象

任何年龄的人均可感染布病,与性别、民族无关,主要取决于接触传染源和病原体的多少。一般来说,凡是接触患病牛羊及制品的人员,或生活在疫区与患病家畜污染的环境接触的人,都有可能感染布病。其中,饲养、管理、屠宰牛羊的人员,畜产品收购、运输及加工人员,畜牧兽医等职业人群,这些人的感染概率最高。

??高发季节??

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牛羊型为主,一般以4-8月发病居多。

预防措施

主要采取畜间检疫、免疫、隔离、淘杀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人间主要是通过监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人间自我防护能力。

加强病畜管理,发现患畜应隔离于专设牧场中。患病的人应及时隔离至症状消失,血、尿培养阳性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物应予消毒。

疫区的乳类、肉类及皮毛需严格消毒灭菌后才能外运。保护水源。居民要做到牛羊奶一定要煮沸后再喝。生熟案板要分开,羊肉煮熟、烤熟后再吃。对那些未经检疫或来路不明的牛羊肉、病死畜的肉,必须坚决做到不买、不吃、不接触,更不能卖给别人。

经常与家畜接触者,应具备一定的防病知识,既要防止布氏杆菌在畜间传播;又要防止病畜传染给人,特别是在接产或处理流产时要谨慎,为防止细菌感染,在接产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擦凡士林,戴眼镜、口罩、胶皮手套和穿胶靴等。处理完毕,应立即严格消毒,胎衣等物要深埋。现场要用2%氢氧化钠消毒,用具、工作服等可用3%来苏儿水浸泡消毒。为更安全,最好预先接种布氏杆菌疫苗,增强免疫力。

注:文章内容与图片皆来源于网络

END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s/103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