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6个种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临床类型多样,危害严重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为主要特征
发病特点
1传染源:带菌者和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最危险的是受感染孕畜
2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生殖道,皮肤,结膜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
3易感者:60多种动物可自然感染
4流行规律:a高发年龄,成年羊敏感,幼龄羊3个月以内对本病有抵抗力
b易感者:母羊比公羊易感,孕羊第1~2胎发病率更高
C流行形式:多呈地方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d致病因素:饲养管理差和长途运输等
主要症状是流产,多数病例在妊娠后期3~4个月,流产前有分娩征兆,流产时胎水多清朗,但有时混有脓状絮片,少见胎衣滞留。流产后阴道常排粘脓性或带血液体,有时散发恶臭,持续1~2周。也可发生早产,难产,死胎。公羊睾丸肿胀。
剖检
子宫炎,输卵管肿大,卵巢炎和乳腺炎。胎衣绒毛胶样浸润,散布充血,出血水肿和糜烂,上复纤维素絮状物和浓汁。胎儿皮下及粘膜出血,皮下和肌间有浆液性出血性浸润。淋巴结肝脾均肿大
胎衣胶样浸润,胎儿皮下和肌间胶样出血样浸润
治疗:由于布鲁氏菌是兼性细胞内寄生菌,致使化疗药剂不易奏效,至今尚缺乏特效疗法。故病羊一般不进行治疗,多做淘汰处理。
----正成服务部(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