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学校简介
西安财经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凸显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以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统计学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设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12个省级一流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余名,硕士研究生余名。
No.2
文学院介绍
文学院现有文学、艺术学两大学科门类,涉及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影视学和设计学4个一级学科,拥有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设计系、新闻传播系三个教学单位,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环境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秘书学8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设立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中心、文学创作与文体研究中心、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三个校级科研基地。建有文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下设数字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训室、广告制作实训室、艺术设计实训中心等5个实验实训室,26个校外实习基地,建有创意写作工作坊、创意设计工作坊、零度广告工作坊及媒体工作坊等6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人。
学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33人,硕士学位者45人。聘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20多名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
三年来,学院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6项、厅局级项目2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2篇,核心期刊72篇),出版著作、教材22部,获省部、厅局级优秀科研成果奖9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学会奖5项。
No.3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研究生
培养方向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具有财经特色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分为财经新闻、新媒体实务、文化影视传播等三个研究方向。
财经新闻
遵循经济、金融、市场融会贯通的全媒体理念,培养善策划、精采编、通制作、懂经营、会管理的财经新闻及财经新媒体运维的实战人才。开设数据新闻、财经新闻深度报道、财经新闻数据可视化、财经新媒体运维等课程。拥有“双栖”型教师队伍,既有从事财经媒体工作的实践能力,亦有扎实的理论素养。
新媒体实务
主要基于社交媒体在内的新媒体表现出新的写作、运营、维护等方面特点,顺应移动互联网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设置了财经新媒体写作、新媒体研究、新媒体运营、融合新闻实务、无人机航拍等课程,提升新媒体实务能力。
文化影视传播
主要研究文化影视传播规律、传播实践、跨文化传播等。引导学生进行电影、电视及视频制作的创作实践,培养能胜任影视创作、文化传播研究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拥有丰富的一线创作经验和跨学科研究视野的师资队伍。
No.4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报考条件
1.符合西安财经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的基本条件;
2.不接收同等学历考生报考。
No.5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二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
笔试(新闻实务)+面试
●参考书目
[1]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新修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
[2]蔡雯.新闻编辑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六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
[4]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
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请登录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