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胡师姐20级新传考研QQ群
网络成瘾研究的新进展(北大汇丰财经新闻考研简答题)
首先,从题目中的关键词就可以发现这道题是对于“网络成瘾”现象的考察。在回答时,我们可以从根据结合“网络成瘾”的内容和其研究发展阶段来进行解答。同时,针对论述题还应该给具体的事例,保证答案的完整性。
参考答案:
一、网络成瘾的学理性分析
成瘾(Addiction)一次最初仅用于药物依赖,类似的成瘾标准被用于一些行为障碍,如赌博成瘾、电子游戏成瘾等。“网络成瘾”一次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Goldberg首次提出,他借用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提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主要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行为现象。目前,大多数的“网络成瘾”一般是指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大的不良反应和表现之一。但来源于医学概念的“成瘾”一般需要临床医学的证据证明,因此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大多数“网络成瘾”更应该被称为“网络沉迷”。
二、网络成瘾研究的发展
1.网络成瘾和网络沉迷差别显著化
随着研究的深化,网络成瘾与网络沉迷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网络沉迷是指沉迷于网络技术环境之中,享受快感试图脱离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等等。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人们因“在场”和“参与”不断激发互动行为,进而不断的参与到交流之中,无法自拔。但不同于网络沉迷,网络成瘾又被称为网络成瘾障碍,属于行为障碍的一种。
它如今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引起了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研究者们更是主张以病态网络使用来取代网络成瘾的提法。这种病态的网络使用方法与个体所在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就拿网络游戏成瘾者的例子来说,网络游戏文本是现实结构和浪漫叙事的结合,使得玩家在其中获得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寻求自我的身份认同,进而不断投入到游戏之中,慢慢成瘾。
2.网络成瘾者特征逐渐明晰
网络成瘾不是一种单一的现象,而是一种广泛的概念,是生理、心理和技术等多方面现象的汇集。研究者发现个体对互联网拓展人际关系的认同度与其网络成瘾的程度相关,认同度越高,其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现象更严重,由此引发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不仅如此,网络成瘾者的状况可能也与其家庭功能的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集中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整体的媒介素养等方面。
3.对形成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研究的全面化
网络成瘾作为互联网普及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其形成原因十分复杂,目前其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成瘾的最主要原因来自其行为主体。通过研究数据可以发现,青少年更容易网络成瘾,其中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成瘾。同时,网络成瘾与孤独、压抑以及强迫症等心理特征有着显著的联系。
其次,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之一,媒介使用来源于个人的使用需求。但是当社会与生活环境无法满足行为者的需求以及使用过程中不良的社会导向都有可能导致成瘾现象的产生,比如家庭的疏于管理或是学校信息教育的不足等等。不仅如此,视觉化媒介的发展使得参与者更能够“沉浸”在内容之中,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关系的失衡使成瘾者把网络空间想象成真实生活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