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布病?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患布病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
2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布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有布病的羊、牛、猪等家畜。其中,羊做为传染源传染给人的机会最多、最常见。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3人是怎么被传染的?
①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感染发病。
②经消化道传染。主要通过饮用被布氏菌污染的水源,喝病畜生奶,吃生肉和不熟的肉直接感染发病。
③经呼吸道传染。被布氏菌污染的尘埃、飞沫和起羊圈等劳动、直接吸入而感染。
④混合感染。许多感染者是在劳动时接触了病畜及产品,既有吸入又有直接用手接触后不洗手就吃食物,造成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混合感染。
4哪些人容易患布病?
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但畜牧业、屠宰业、养殖业、皮毛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群,是布病的高危人群。
5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现?
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经过1-3周或更长的时间才发病,少数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才发病。发病时全身困倦、四肢乏力,全身肌肉痛、游走性关节疼痛。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40℃,午后加重,次日早晨逐渐下降;多汗,特别是晚上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个别人会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和睾丸肿大,女性有卵巢发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症状。
6布病有哪些危害?
人得了布病后,可引起各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严重的可造成终身劳动力丧失。
牲畜患病后,可导致大量母畜不孕、流产,同时患病的牲畜可造成周围环境污染,使得更多的牲畜患病,这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更对乳、肉、皮、毛加工带来无穷危害,而且还会影响人群的健康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7得了布病怎么办?
得了布病不可怕,关键是要早发现,及时治疗。布病治疗尽量在发病后3个月内进行,彻底治愈布病需要2-3个疗程,每个疗程21天,两个疗程之间间隔停药5-7天。在治疗期间必须坚持按疗程规定吃药、打针,否则容易转成慢性布病。慢性布病很难治愈。
8预防布病的主要措施
①疫苗免疫。对饲养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畜间布病发生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对动物实施疫苗免疫可以减少动物传染源,减少动物传染源向人间传染的机会,所以每年要对动物进行疫苗免疫,而且免疫率要高。
②动物检疫。购进牛羊时,一定要严格动物检疫,防止购进病畜。
③患病动物处理。及时淘汰患布病动物。对牛、羊流产的胎羔、胎盘,要深埋或焚烧,不能随地丢弃,更不能用手直接去拿。
④污染环境处理。要坚持经常对畜棚、畜圈、加工皮毛场所、病畜屠宰场所、动物流产物污染场所进行消毒和净化。要加强对水源、粪便、牲畜的管理,避免粪便污染水源。布病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物要进行消毒。
⑤个人防护措施。打扫牛羊圈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了含有布氏菌的灰尘。接羔、处理流产胎羔时,要带上胶手套,处理完要用消毒剂洗手。饲养牛、羊人员注意个人卫生,挤奶时,必须穿工作服,挤奶后必须洗手,工作服要定时消毒。喝牛奶、羊奶时,要充分煮沸后饮用。个人要注意不食用病畜肉,不食用没有彻底熟透的牛、羊肉。餐饮单位、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案,要用彻底清洗或用高温方法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
责任编辑:田红娟 邢舟
中共保定市清苑区委宣传部主办
nchuanbu
投稿邮箱:qyxcb
.白癜风的症状图片初期白癜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