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羊、牛等动物的繁殖高峰季节,如果在接生或处理流产物等过程中不注意个人防护,很容易感染布病。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科学饲养,加强防护,预防布病感染。
布病俗称为懒汉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感染布鲁氏杆菌的羊、牛等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人与人之间不传染。患病的羊、牛等的乳汁、尿液、粪便、胎盘等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内脏、肉和皮毛中均含有布鲁氏菌,在给羊、牛等家畜接生、挤奶、剪毛、清圈、宰杀以及加工动物皮毛、肉制品的过程中,可通过皮肤粘膜接触或吸入被污染的空气而感染。该病早期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等症状,女性患者可导致不孕、流产等.布病症状多不典型,因此容易与感冒、腰腿病、肝炎、风湿等疾病相混淆,如果治疗不规范、间断服药,可导致病程慢性化,严重的可因懒惰无力而影响劳动力,但只要按照治疗方案进行足量、规范的服药,该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日常生活中,预防布病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定期对圈舍消毒;在饲养、接羔、屠宰、畜产品加工等工作中要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家中出现病死的牲畜或者流产的胎羔,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应深埋或焚烧;不喝刚挤出来的生奶,不吃未煮熟的畜肉及可疑病死畜及其制品;从事与畜产品加工过程中,抽烟、饮食前一定要洗手。
得了布病不可怕,关键是要早发现,及时治疗。一旦出现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等不适,要及时到我市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诉医生相关接触史,接受检测和相关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