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生月事(7月)
大暑小暑高温升,汗流夹背盐饮增;
预防中暑要当心,午休早耕避暑蒸。
7月3-7健康中国黄冈行宣传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二、季节性防病提示
根据历史监测资料和传染病流行的规律,七月份是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流行性乙型脑炎,高温中暑等疾病多发季节。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痢疾杆菌等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个人预防措施主要做到:
1.重视个人饮食饮水卫生;
2.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个人卫生习惯;
3.食物注意生熟分开且设防蝇叮措施。
感染性腹泻:也称腹泻病,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预防措施主要做到:
1.输液不如多喝补液盐;
2.不喝生水,不食用不洁、腐败、无证和不符合卫生的食品;
3.饭前便后勤洗手;
4.外出旅游、度假时重视旅行饮食卫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经蚊传播,预防措施主要做到:
1.对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乙脑疫苗预防接种。
2.同注意灭蚊和防蚊工作。
高温中暑: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曝晒下的人们或工作强度过大或工作时间过长或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中暑。预防措施主要做到:
1.露天或高温环境下须加强通风降温设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合理调整工休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3.外出时注意个人防护且随身带上防暑药物;
4.活动应放慢速度;
5.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水分,饮食以清淡为好。
三、卫生应急:
汛期应急:7月已进入多雨季节,在暴雨汛期渍水淹没厕所、粪池及禽畜棚圈、生活垃圾及淹死的动物等,往往含有肠道致病菌、病毒及寄生虫卵等。同时,正值盛夏,蚊蝇孳生便利,会加剧病菌的传播。
1.预防肠道传染病:把好病从口入关与开展灭蚊、灭蝇、灭鼠。不使用积水、污水。喝开水或合格的瓶(桶)装水,不喝生水。注意饮水消毒,注意饮食安全。
2.预防血吸虫感染:在血吸虫病疫区要特别注意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
最好的方法。必须接触疫水时,要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
3.预防皮肤病:内涝渍水中多种病菌、害虫可导致皮肤损害,要注意手部清洁,接触了积水回家后要及时清洗,切不可用脏手揉眼睛,有破损伤口及时用碘酒消毒;如皮肤出现红、肿症状2-3天未缓解,医院治疗;做好除虫灭害,防止蚊虫叮咬。
另外,接触积水过久,容易导致皮肤擦烂、烂脚丫等。为此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手巾擦拭。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高温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轻者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重者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1.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
2.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纠正水、电
解质平衡紊乱。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一组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临床表现发热、无力、多汗、骨关节肿痛及肌肉疼痛以及肝脾肿大,有触痛性皮下结节。还常伴有睾丸炎,并有经常复发特征。本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强,在乳制品、皮毛、冻肉等中能长时间生存。但对紫外线、热和常用消毒剂敏感,3%漂白粉和来苏尔数分钟内能杀灭。
该病主要经直接接触病畜的流产物、肉、内脏、皮毛等或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工具等而感染。也可为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腔感染。亦可经呼吸道吸入了被布鲁氏杆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等而感染。
预防措施主要做到:
1.管理传染源;对畜圈、乳厂和屠宰场的牲畜定期卫生检查与检疫。检出的病畜,及时隔离治疗,病畜的流产物及死畜(屠杀的)必需深埋。对其污染的环境用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消毒。病畜乳及其制品必需煮沸消毒。皮毛消毒后还应放置三个月以上,方准其运出疫区。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对畜产品的卫生监督和检疫,禁止销售、食用病畜肉及乳品。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源。
3.保护易感人群及健康家畜;除注意防护外,重要措施是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四、健康素养:
31.讲究饮水卫生,每天适量饮水。
32.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3.成年人每日应进行6~10千步当量的身体活动,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34.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至少减少10年。
35.“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
五、卫生谚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