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布病防控知识双语

一、概况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国家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属于非强制免疫疫病。全世界约个国家和地区有布病疫情,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布病已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多见于内蒙古、东北、新疆等地区。布病也是我州主要地方病之一,解放后就开始进行防控,年,昌吉州通过了自治区布病稳定控制区验收。从-年,我州对畜间零星发生的布病主要采取检疫净化处理。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畜间布病有所抬头。年全区羊布病感染率为2.54%,比年高出10倍。年,我州流调结果为牛阳性率1.17%,羊2.64%。年调查结果牛阳性率1%,羊5%。由牧区转为农区高发,从木垒到玛纳斯自东向西依此增加。

二、有关概念

1、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我州以牛羊为主。

2、传染源:病畜、带菌者、疫苗。

3、传播途径:布氏杆菌可通过直接接触破溃皮肤、粘膜或摄入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主要有3类人群易被感染,一是农牧区有病畜接触史人员(兽医、农牧民和屠宰工),二是食用过未经消毒灭菌乳品肉品人群,三是与含菌培养标本、疫苗接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或兽医人员。布病是由家畜(牛羊)传染给人,人和人之间不传染。

4、临床特征:家畜感染后主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人感染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肿痛及肝脾肿大等。虽然本病病程较长,但要早发现,早按正规治疗,疗效较理想,罕有致死者。该病在急性期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转为慢性,可造成消耗性损伤,严重的可丧失生育和劳动能力。

三、布病防控

1、检疫,扑杀。每年进行2次布病检疫,对检疫出的阳性畜扑杀、无害化处理。

2、免疫。每年免疫注射一次,羊使用M5号弱毒苗、猪S2号弱毒苗、牛A19号弱毒苗,种公畜及妊娠期母畜不进行预防接种。布鲁氏菌弱毒苗对人有一定致病力,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避免感染或引起过敏反应。

3、消毒、综合防治。对饲养场、畜舍内及周边环境定期消毒,粪便及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发酵、烧毁),做好杀虫、灭鼠等工作。

4、人员防护及治疗: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业务工作人员在打针、采血、人工授精、接羔育幼等工作时要严格采取防护措施,戴帽子、手套、护目镜,穿防护服、胶靴等,随时进行消毒,避免感染布病。工作人员及饲养人员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阳性患者,医院进行治疗。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中医治疗白殿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xuebiao.com/blsgjbys/9562.html


当前时间: